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唐代]: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郑广文做事做人中规中矩,他喝醉后时常称自己是一位老画师。

朝廷把郑公贬去台州实在过于严厉,垂死之人却要去到偏远之地度过余生,实在让人伤心。

对方已经仓皇赶路,前往台州,我只能这样匆匆一见,无法诉说不舍之情。

这次告别后恐怕再难相见,只能等到黄泉路上再相见。

注释

郑十八虔(qián):即郑广文,十八是郑的排行。安禄山之乱,虔陷叛军中,禄山授虔水部郎中,虔称病,并暗中与唐政府通消息。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陷叛军中官六等定罪,虔在三等,故贬台州。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樗(chū):落叶乔木,质松而白,有臭气。此指无用之才。《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散:指无用之才。《庄子·人间世》载:有一木匠往齐国去,路见一高大栎树,人甚奇之,木匠却说:“‘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

常称:郑虔自称。

万里:指台州。

严谴:严厉的处罚。

百年:指人的一生。

垂死:一则虔年已老,眼看要死,再则遭贬,更足以速其死。当时两京收复,故曰中兴时。

饯(jiàn):送行。

永诀(jué):死别。郑虔已是一把年纪,又相去万里,以常理推之,料难再见,故曰“应永诀”。

九重泉:犹九泉或黄泉,谓死后葬于地下。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3-94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至德二载(757年)冬杜甫由鄜州还长安时所作。郑虔以诗、书、画“三绝”著称,然而他的遭遇却很坎坷。安史之乱前始终未被重用,连饭都吃不饱。安史乱中,被叛军劫到洛阳。当洛阳收复,唐肃宗将其贬为台州司户参军。杜甫为此,写下了这首“情见于诗”的七律。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3-94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忆江南 其二 宫门口

近现代杨圻

宫门口,流水杂松风。楼殿无人丹桂落,五更风里景阳钟。

秋月满离宫。

思佳客

顾随

真把人间比梦间。子云亭下叶初丹。炷香纵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

辞北国,入西川。殷勤犹自寄诗篇。便教来世为兄弟,话到今生已惘然。

踏莎行 其一

清代程颂万

柳外斜阳,花间断梦。心情病酒芳寒重。雕阑六曲有人凭,苍苔暗补闲阶空。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怜伊倩影凌波送。巧持纨扇索题诗,回头半露钗梁凤。

水龙吟·镇淮楼下旌旗

宋代翁溪园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桥风月,称断楼、卷尽帘箔。绂麟华旦,饱吟玉蕊,款簪金药。驿骑朝驰,宝鞍卖赐,御筵宣押。更赐环促如,中书入令,作汾阳郭。

咏史五首其四·商人

宋代范仲淹

履癸昆吾祸莫移,应天重造帝王基。

子孙何事为炮烙,不念嘻吁祝网时。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十首 其九

王洪

殿阁青霄迥,山川紫气高。门开天上日,地压海中鳌。

响彻苍龙管,□传碧瓮醪。共欢千载遇,登赏总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