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阙台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注释

望阙(quē)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为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戚在《福建福清县海口城西瑞岩寺新洞记》中记道:“一山抱高处,可以望神京.名之日望阙台。”阙,宫闱,指皇帝居处。

十年,指作者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前后约十年左右。

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

宸(chēn)銮(luán):皇帝的住处。

参考资料:

1、王英志主编.历代名家绝句评点: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04

2、傅德岷,李书敏主编.中华爱国诗词散文鉴赏大辞典:重庆出版社,1997

望阙台创作背景

  明嘉靖中.戚继光抗击倭寇,打击海盗.转战于闽、浙、粤之间,十年间屡立战功.基本扫清倭夷。先后调任浙江参军,福建总督,这首诗就是作者任福建总督时作。

参考资料:

1、魏丕植,曲清荣,向万成主编.爱国主义教育实用大典: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09

戚继光简介

唐代·戚继光的简介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 戚继光的诗(207篇)

猜你喜欢

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时广文以徵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至 其四

明代林大春

五岳年来梦已虚,凭君犹自忆匡庐。归途倘过东林社,好寄渊明一纸书。

狼山归道中作

黄克晦

前山无夕阳,犹问夕阳洞。

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题睡凫 其一

明代童冀

夜月沙如雪,春江水似天。烟波幽梦远,不到凤池边。

赠贾收处士十韵

宋代刘季孙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鱼。无钱买钓艇,貌古常有馀。

遇人喜谈笑,贳酒日不虚。浩歌出尘表,白鸟来徐徐。

冬至

宋代马廷鸾

山寒律琯又飞灰,万壑松风冬起雷。

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

挽大溪姚祥叔即南

宋代戴复古

庆门今独盛,旧族有光华。

日坐不欺至,天兴积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