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视武夷精舍作
[宋代]:朱熹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
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崭岩露垠堮,突兀倚霄汉。
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胡然閟千载,逮此开一旦。
我乘新村船,辍棹青草岸。榛莽喜诛锄,面势穷考按。
居然一环堵,妙处岂轮奂。左右矗奇峰,踌躇极佳玩。
是时芳节阑,红绿纷有烂。好鸟时一鸣,王孙远相唤。
暂游意已惬,独往身犹绊。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闊,浮綠春渙渙。
上有蒼石屏,百仞聳雄觀。嶄岩露垠堮,突兀倚霄漢。
淺麓下萦回,深林久叢灌。胡然閟千載,逮此開一旦。
我乘新村船,辍棹青草岸。榛莽喜誅鋤,面勢窮考按。
居然一環堵,妙處豈輪奂。左右矗奇峰,躊躇極佳玩。
是時芳節闌,紅綠紛有爛。好鳥時一鳴,王孫遠相喚。
暫遊意已惬,獨往身猶絆。珍重舍瑟人,重來足幽伴。
唐代·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 朱熹的诗(1187篇) 〕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旧游,相逢何幸此登楼。孤台远带千峰色,一水中分两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门前杨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胜,李杜遗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台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宋代:
姜特立
老去林泉属我,时来轩冕输君。
正好南冥运翼,未用北山移文。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明代:
杨慎
红湿城中仙里,香霏阁下人家。幸遇风流地主,浑忘飘泊天涯。
六彩狂呼琼略,百杯烂醉金沙。何日公寻黄石,壁津共泛灵槎。
紅濕城中仙裡,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
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
:
刘崧
土屋无风尚不关,屋前遥见两青山。瓦盆盛酒茆铺席,何日柴门望月还。
土屋無風尚不關,屋前遙見兩青山。瓦盆盛酒茆鋪席,何日柴門望月還。
宋代:
洪适
披山凿道何崄巇,上摘星汉摩虹霓。七襄终日往曾问,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驭已排萝蔓去,下车不复烟云迷。举头此际长安远,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
:
弘历
密点还疏点,冰心复水心。被田同畅悦,助景好探寻。
入沼无痕化,推篷有冷侵。不知谁戴氏,仿佛泛山阴。
密點還疏點,冰心複水心。被田同暢悅,助景好探尋。
入沼無痕化,推篷有冷侵。不知誰戴氏,仿佛泛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