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牧的诗 > 过勤政楼

过勤政楼

[唐代]: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过勤政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庆玄宗生日的千秋节而今只留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

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环。

注释

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713~741年)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千秋佳节: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承露丝囊(náng):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紫苔(tái):一种漫生杂草。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参考资料:

1、(唐)杜牧著,张厚余解评.杜牧集 名家选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26

过勤政楼创作背景

  大和三年(827年),杜牧二十七岁,正进士及第制策登科,由洛阳回到长安。这首诗约作于此时。当作者通过勤政楼见到其荒凉的景象后,为了对唐玄宗的误国进行了谴责、讽刺,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唐)杜牧著,张厚余解评.杜牧集 名家选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26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诗(438篇)

猜你喜欢

赠程洁庵五首 其三

元代李道纯

庵儿洁净元无物,只个琼蟾养在中。功备炼成三五一,光辉南北与西东。

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

明代潘希曾

东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晓色开。五日新正浑醉里,百年残梦又春来。

他乡綵燕随缘看,何处云鸿寄劄回。料得故人多健在,寻芳联辔满金台。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

南北朝谢朓

二别阻汉坻。

双崤望河澳。

月夜登燕子矶

清代马鼎梅

风涛自吐吞,今古向谁论。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

辨水

清代牛焘

君不见,东坡调水传佳话,全凭清浊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诗骨清人肺。

又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石水斗泥资灌溉。有时汲之供烹啜,不闻饮者比沆瀣。

上立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为韵 其五

宋代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刚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变态。

随世良独难,殉道乃无悔。近日崔菊坡,坚卧辞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