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宋代]: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亭前小沟东临长江,柳岸苇堤一望无际,安静的村庄只有卖鱼卖柴的人在早上作生意时才喧闹一阵子。整天安居无事,光阴白白度过,什么事也未作成。不过,莼菜、白藕、珍米、锦鲤等食物,年复一年地离开不了。

想和旧友痛饮如浮丘在瑶池般的生活,歌妓舞女穿着仙女般飘柔的衣,轻歌曼舞于仙境。飘落到了人间,再也听不到道士诵经之声,只好过着风露交加的生活。我抱着一张白色的琴,独自一人面对月宫弹奏;否则,对君思念之情是难以寄托的。

注释

哄:一阵喧闹。

永昼:白天。端居:谓平常居处,安居。

丝莼(chún):湖水植物,可作菜。

珠粳:贵重粳米。

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惯:习惯于。瑶池:西方仙境。

羽觞(shāng):酒器,酒盏。用形似羽(鸟)、觞(兽)作,故名。沈:即“沉”。

青鸾(luán):女子,这里指歌妓舞女。

铢(zhū)衣:轻衣。古代二十四铢为两,这里极言衣轻。摇曳:飘荡。

壶中天地:仙境之一。

飘堕:飘落。

步虚声:道士唱经礼赞声。露寒风细:喻指贫寒生活。

银蟾:传说中的月亮。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33-134

2、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45-246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创作背景

  这首《水龙吟》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词中所写地势、景色、处境与情怀等所体现的词意与《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的类同,很可能是寄赠闾丘孝终太守的。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33-134

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5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颂古十七首

宋代释师观

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到香港

清代黄遵宪

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

送人归田

明代曹义

解组归来雪满颠,优游林壑度馀年。春风绕舍多栽竹,夏日临池独看莲。

高兴每因清醑适,闲情常对白云眠。客来关款无盘饤,旋钓槎头缩项鳊。

长亭怨慢 夕阳

清代殷秉玑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柳外长虹,艳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径。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

南窗遗教为刘道亨编修赋

明代程敏政

南窗人去几朝昏,遗墨能看一卷存。素楮装潢皆手泽,缥囊舒卷半啼痕。

后生继述心良苦,先达流传道可尊。风散芸香沾剩馥,春回兰玉长芳根。

九月十五夜芦潭限韵

明代陈邦彦

匡庐秋色落千严,湖荡青青草半芟。晚翠和烟群岛接,空潭浮月薄云衔。

如何圆魄看三度,犹自江村滞片帆。欲寄尺书随雁足,乡心撩乱倩谁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