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
[宋代]:苏轼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
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
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一气自随。
养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
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淤泥生连花,粪壤出菌芝。
赖此善知识,使我枯生荑。
吾言岂须多,冷暖子自知。
昌身如飽腹,飽盡還複饑。
昌詩如膏面,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氣,郁郁老不衰。
雖雲老不衰,劫壞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一氣自随。
養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兒。
何如魯連子,談笑卻秦師。
慎勿怨謗讒,乃我得道資。
淤泥生連花,糞壤出菌芝。
賴此善知識,使我枯生荑。
吾言豈須多,冷暖子自知。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清代:
姚燮
愁听残蟀语荒菅,添爇明灯照酒颜。共苦干戈催白发,几劳风雨梦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话旧难为此夕閒。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愁聽殘蟀語荒菅,添爇明燈照酒顔。共苦幹戈催白發,幾勞風雨夢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話舊難為此夕閒。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明代:
多炡
几车书籍重新迁,绕架殷勤手自编。
一世蠹鱼同出入,千秋鸿宝足留连。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宋代:
苏辙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
下種已遲空怅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明代:
桂彦良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蛟龍作雲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挂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