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xià

七上八下


七上八下 (十五只吊桶打水;一口吃十五只耗子 ) 是一个汉语成语,歇后语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一口吃十五只耗子,七上八下是中性词。。。。

七上八下

拼音语读音

拼音qī shàng bā xià

怎么读

注音ㄑ一 ㄕㄤˋ ㄅㄚ ㄒ一ㄚˋˊ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例子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心里老不自在。(沙汀《烦恼》)

正音“七”,不能读作“qì”。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辨析七上八下与“忐忑不安”有别:七上八下只能形容心情;“忐忑不安”多用在书面语里。

歇后语十五只吊桶打水;一口吃十五只耗子

谜语7/8;六九;十五只吊桶打水

近义词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反义词若无其事、心安理得

英语an unsettled state of mind

俄语быть в смятении(разрозненный)

德语voller Unruhe sein(sehr beunruhigt)


※ 成语七上八下的歇后语成语大全提供查询。
※ 与(七上八下)相关的成语:
圆颅方趾 方脚圆头。指人类。
二百五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梦幻泡影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
浪费笔墨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笃近举远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屈指一算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目不斜视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骨肉之亲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女扮男装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凹凸不平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古里古怪 怪异、奇特。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在此存照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魂飞天外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最近成语歇后语查询: 更多成语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