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危的成语故事


乘人之危

拼音chéng rén zhī wēi

基本解释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暂未找到成语乘人之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乘人之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音信杳无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藏形匿影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雄心壮志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