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跨海的成语故事


移山跨海

拼音yí shān kuà hǎi

基本解释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出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


暂未找到成语移山跨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移山跨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躲躲闪闪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身无分文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干干脆脆 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扫地出门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纵横开合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活蹦乱跳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