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伊咎的成语故事


自贻伊咎

拼音zì yí yī jiù

基本解释指自己招来过错。

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


暂未找到成语自贻伊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贻伊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度外之人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过五关,斩六将
沟满壕平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天之骄子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胆寒发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云天雾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大千世界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