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强御的成语故事


不避强御

拼音bù bì qiáng yù

基本解释避:回避;强御:有权势的人。刚正无私,不怕有势力的人。

出处唐·权德舆《唐西川节度副大使韦公先庙碑铭序》:“操持贵幸,不避强御,缮理宫室,得其时制。”


暂未找到成语不避强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避强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离心离德 《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本末倒置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休戚是同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通俗易懂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风虎云龙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读书种子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